第(2/3)页 {节俭勤政与治国无能并存,民族气节与妥协退让交织。} {不得不说,道光帝是一位品行端正但资质平庸的守成之君,其道德优点无法掩盖历史局限性带来的深远负面影响。} {如果放在古代,乾隆之前,道光绝对算个勤勤恳恳的劳模,可惜,生错了时代。} {清朝的衰落是系统性的,不是一个人可以改变。} {大势所趋。} …… 大汉·文帝时期 “《易经》里有中正之意。” 刘恒捋起袖子,赤手组装着治栗内史拿来的曲辕犁。 “既中又正必得其功,所以受大福。” “就算把康熙雍正乾隆放到道光的时代,也不一定就会比他好到哪里去。” “因为那是需要整个天下从头开始变革的时代。” “纵使康雍乾都是人君顶点,也不代表他们能在已经落在变革之后的道光年代,跟上世界的发展。” 刘启听了一通,觉得跟没听一样,低头问道: “这曲辕犁也不知道是不是真那么好用。” 刘恒:…… 对牛弹琴。 …… 大汉·武帝时期 大势所趋不所趋的暂且不提。 刘彻对这些千八百年以后的事兴趣还真不大。 一是看多了生气还于事无补。 二是大汉还够不到那种程度。 “工业的事可以做长久国策。” “但时间久远。” “盐这个可是切实之事了。” 他可没忘了那帮盐贩子。 票盐制废除了浮费勒索,减少了运销中的诸多中间环节,这就使得官盐成本大幅下降。 成本下降,官盐价格也会明显回落。 只要官盐价格不超出百姓的购买力,即便其价格略高于私盐,它在食盐市场当中的优势地位也不会受私盐冲击。 因为对于百姓而言,买食私盐毕竟要承担一定的风险。 既然当买食私盐的风险成本大于买食私盐可能获得的收益时。 百姓就不大可能选择私盐。 这就意味着私盐在竞争中可能失去价格上的优势。 同时票盐章程还规定任何人只要照章纳税,均可请票行盐。 这样也会有不少盐枭因此改行票盐。 “一举两得啊。” 刘彻笑了。 …… {陶澍盐政改革对清朝嘉道中衰的大局并没有什么影响,但改革背后体现出来的汉族士绅集团崛起这个现象,决定了清朝后期的发展历程。} {陶澍是湖南人,随着他官运亨通,一大批湖南人物也跟着走上了历史舞台。} {陶澍有一个过从甚密的小圈子,都是志同道合的汉族士人,包括林则徐、魏源、贺长龄、唐鉴等人。} {除林则徐是福建人以外,其他人都是湖南人。贺长龄在道光初年担任江苏布政使、山东巡抚等职,其间他看中了一个年轻的湖南读书人,资助他读书,进京参加科举考试。这个人叫曾国藩。} {嘉庆二十三年(1818年),在中央做官的陶澍巡视湖南益阳,拜访退休在家的老朋友、前贵州提督学政胡达源,见到了胡达源八岁的儿子,认定其天资聪明,必成大器,当即拍板,将自己年幼的小女儿与之定亲。} {道光十九年(1839年),两家正式成亲。陶澍令其“倒插门”到自家读书学习,此人名叫胡林翼。} {道光十七年(1837年),担任两江总督多年、以盐政改革而名动天下的陶澍在回家省亲的途中,路过湖南醴陵,见到一副对联写得极好,就叫县令找来这副对联的作者,竟是一个年仅二十四岁的乡下书生。} {一见之下,惊为天人。陶澍对他说:你将来的成就一定会超过我。后来将其引为幕僚,把他介绍给林则徐等人认识,还让自己年仅七岁的儿子跟其女儿结为娃娃亲,认了亲家,此人名叫左宗棠。} {曾国藩、胡林翼、左宗棠,此三人将在未来那场决定清朝命运的战争中扮演主角,并以“湘军三杰”著称于世。} {同时也将对中国历史的演进产生深刻的影响,直至今日。} {这伯乐也是真厉害了。} …… 大清·嘉庆时期 嘉庆看着绵宁,若有所思。 “湘军三杰啊……” 湘军……哪来的湘军? 地方团练? 这不瞎胡闹吗! 不过…… 嘉庆想到“太平天国”四字。 估计是等同于黄巾之乱啊。 “三杰很好。” 嘉庆拍了拍绵宁的肩膀,在对方一脸不出所料的表情中,开心道: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