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0 草干 心累-《小京官之女养家日常》


    第(2/3)页

    程迎珍一脸惊(⊙o⊙)…

    她连忙问大女儿:“阿锦,你……”

    苏若锦赶紧摆手:“那是你小女儿的想法,我可没这想法,齐大非偶,这道理我还是懂的。”

    阿姐居然不喜欢赵哥哥这样漂亮的,苏小妹奇怪的问,“阿姐,什么叫‘齐大非偶’?”

    苏若锦便解释了成语齐大非偶,先把典故说了一遍,然后总结道:“就是门不当、户不对,赵小郡王呢,咱们也就远远的欣赏即可,可不敢高攀,明白吗?”

    “可赵哥哥明明没像阿姐说的这么高不可攀呀,他每次来都很好的呀,就跟我哥哥一样。”

    苏若锦挑眉,“那你的赵哥哥多久没来了?”

    好久了,久到她都快忘了还有这么一个漂亮哥哥。

    “好吧。”苏小妹撇撇嘴:“高门大户赵哥哥已经把我们忘了。”

    那倒没有,前几天,苏若锦还收到了赵澜寄给她的信,说他在浙江瞿州一带,问有没有想要带的特产。

    特产?

    苏若锦双眼一亮,(*@ο@*)哇~,消暑神器来了!

    瞿州靠近南地,长有仙草,做成仙草冻,妥妥的果冻健康版啊!

    苏若锦一呲溜跑了,她要让赵澜给她带仙草干过来,草干应当不占地方吧!

    前两天,秋月还提醒小娘子给小郡王回信,结果小主人好像没听到一样,对小郡王的来信并不热络,淡淡的,都不想回的样子。

    小娘子回到房间,秋月还以为小娘子想到什么事,结果确实想到事了,拿起笔就给小主人写信,没想到,简单的问候之后,她请小主人带草干。

    什么样的草干这么精贵,要小郡王带回?

    站在边上研墨的秋月看得眼皮直跳,春晓感觉不对劲,借着收拾桌子路过,偷偷瞄了眼小娘子写的信,当看到草干时,跟秋月一样直咋舌。

    没一会儿,毛丫从外面进来,“秋月姐姐,芒种找你。”

    秋月放下墨块,连忙出来,带芒种避到一边,“查到了?”

    芒种点头,“查到了,都是巴结武侯家的,那个穿粉桃色的小娘子叫姚含烟,是成侯府三夫人的女儿,今年十五岁了,跟武侯府的罗芳菲同年,姚家经常沾武侯罗家的光参加京城各种聚会,估摸着想嫁高门。”

    秋月眸光一冷,“她想嫁那是她的事,想踩我们小娘子门都没有,等主子回来,收拾成侯府一顿。”

    芒种点头,“我知道了。”

    秋月刚要转身,又停下叮嘱一句,“主子不在家,万事小心,千万别让别有用心的人靠近苏家任何一个人。”

    “是。”

    天色上黑,阿松过来喊吃晚饭,也就是书同叔的儿子许念松,他今年也是六岁,成了小四郎的书童。

    “我爹回来了吗?”

    “大人回来了。”

    苏若锦高高兴兴的赶去餐厅。

    院子大有院子大的好处,宽阔、住的舒服,还有花园、菜地也大,想种什么就种什么,苏若锦过上了花园与菜地齐享的美好生活。

    但也有不好的地方,就是父母带着妹妹住主院,她住西边小跨院,哥哥、弟弟们住东边大跨院,想在房间走廊前一眼看到全家人的情景是彻底没有了,吃个饭还要出院子,没以前好。

    阿松长相,五官偏向鲁大妮多一点,但整体的秀气,像书同叔,讨人喜欢,苏若锦搀他手,笑问,“今天学了多少字?”

    小家伙笑道,“我跟四郎学的一样多,十个字。”

    七岁的小四郎不如七岁时的苏安之,苏大郎七岁时,千字文已经倒背如流,开始学诗经、读大学了,小四郎现在才开始学千字文,每天才学十个字,这得学到什么时候去。

    不仅小四郎如此,苏三郎也好不到哪里去,花平叔跟赵小郡王去了南方,他重新找了个师傅教苏三郎,这小子调皮捣蛋样样来,但在学功夫上倒是吃得了苦,每天坚持,身手现在颇为不错,看这样子要走武路呀!

    这两个弟弟各有书童,因为许念松的缘故,大哥买的书童改名叫阿杨,杨树的意思,苏三郎的书童,就是教他的师傅捡到的孩子,到苏家给苏三郎做小厮后,改名叫阿榆,榆树的意思,当然,也是因为这个孩子沉默寡言被他师傅称为榆木,幸好人虽寡言,但不是真的榆木脑袋,要不然……哈哈,可就不妙了。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