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只见字体潇洒飘逸,笔力遒劲有力,每一个字都仿佛蕴含着无尽的生命力。 庄舟仔细端详着这幅作品,心中不禁赞叹不已。 等等。 庄舟很快就看出了端倪。 这卷轴上开篇写着: “永和九年,岁在癸丑,暮春之初……” 这? 可太熟悉了! 这不是……王羲之的兰亭集序吗? 这篇文章,庄舟以前可以全文背诵。 即便这么多年了,这开篇他都还能记得住。 “卧槽!这可是兰亭集序啊?” 庄舟心中一阵激动。 眼前的这幅作品。 竟然是他梦寐以求想要得到的,王羲之的《兰亭集序》! 为了确认真伪。 庄舟又连忙凑近细看,只见字迹清晰,笔锋流转自如。 每一个字都仿佛有着自己的生命,仿佛在诉说着永和九年,会稽山阴的故事。 李二见庄舟如此痴迷,心中也是得意非凡。 这家伙果然是懂行的! 轻轻捋了捋胡须,只听李二笑道: “这便是王羲之的《兰亭序》真迹了,乃朕生平最喜之墨宝。 庄舟,你觉得这幅字如何?” 庄舟深吸一口气,回答道: “陛下,这幅字乃是书法之巅峰,字字珠玑,笔笔生辉,真乃千古绝笔也! 庄某能得见真迹,实乃三生有幸!” 这情绪真的好激动。 完全不是装的。 “好!好!好! 你小子果然识货! 你能识得此字之妙,也算是对得起你的才华了。” 李二听后,哈哈大笑道: “这幅《兰亭序》是朕从一位藏家手中所得,如今已珍藏多年,就连承乾也是第一次见。” 庄舟心里冷笑。 这番话说得还真是有意思。 什么叫你从一位藏家手中所得? 这特么分明是使阴谋搞来的好吧? 关于李二获得《兰亭序》的由来。 庄舟还真是有过一番了解。 《兰亭序》原稿,一直被王羲之视为传家之宝。 王羲之死后,便由王氏后代收藏。 一直到了唐朝建立,李二登基为帝。 为了出于对天下文人仕子的笼络。 李二开始令人收集关于王羲之的书法墨宝。 可李二一心最想得到的,还是眼前这幅…… 《兰亭序》。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