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二三章 做事留一线-《我在聊斋寻长生》
            
            
            
                
    第(2/3)页
    “嗯,你懂占卜之术吗?”
    “占卜,略懂,怎么了?”
    “是这样,我有一个朋友.”
    卓思危十分委婉的说了一番话,想要请王哲为一个身份十分特殊的人占卜。
    “你这个朋友该不会是你吧?”
    “不是,当然不是。”卓思危急忙摆摆手。
    “说说吧,想占卜什么?”
    “嗯,气数。”卓思危沉吟了片刻之后道。
    “气数,你们不会是找到了传说之中天命所归之人吧?”王哲打趣道。
    卓思危沉默了,这算是默认了。
    “你这还真打算了反了,这才多久,你们居然就找到了?”
    嗯,卓思危深深的点点头。随后卓思危说了那个人的名字和生辰八字。
    王哲便动用术法屈指掐算。
    单从这人的生辰八字上来看,这个人的确是贵不可言,最起码也是王侯将相之命。
    “这人却是命数极贵,若说气数光看生辰八字还不行,还得见到真人才行。”王哲道。
    “而且,人的命数是会变的。”
    历史上不凡有些人本是状元命,最后却当了乞丐。本是乞丐命,最后成了状元。
    这样的事情虽然发生的概率极低,但是还是会发生。
    “我可以带他来秦川吗?”
    王哲摇了摇头。
    “这天下这么乱,以你这等修为如果肯出山,一定可以尽快结束这天下的纷争,让百姓重新过上太平安宁的日子。
    你为什么不出山呢?”
    “若论斗法,施展神通,我是有几分本事,但是若论平定天下,我总不能把人都杀了吧?
    还是我先前说过的那个问题,杀了萧广天下谁来治理,如果换上了一个不如萧广的人呢?岂不是要更乱?
    再把他杀了,再立新君?”
    “你的意思?”
    “做什么事情用什么人?你们既然找到了那个人,不妨看看他是不是有那个气量。
    另外你既然想做些对百姓有利的事情不放先从小处着手?”
    “小处,怎么说?”
    “你在杨州颇有根基吧?”
    “算是有些人脉和势力。”卓思危点点头。
    “那就先把这杨州平定了。”
    “平定杨州?”卓思危听后一愣,然后低头沉思起来。“好啊,那就先从平定这一州开始。”
    卓思危离开的时候外面还下着雨,
    他来到匆匆,喝了几杯茶,前后呆了不过两个时辰就匆匆下了山,
    下了山之后他便马不停蹄的赶往杨州。到了临安,他直接召集了内卫。
    “大人?”
    “将杨州一境之内的各地官员,各处匪患,灾情先关的案牍都取过来。”
    “是。”
    很快,一些案牍资料就被取过来。
    “最近杨州哪里的匪患最为猖獗?”
    “回大人的话,杨州最近匪患很少,因为这里突然出现了一个十分厉害的修士,专门四处肃清那些四处祸害百姓的盗匪。
    整个杨州境内绝大部分的匪患都已经被他们消灭掉了。”
    “噢,他是什么人?”听到下属的汇报卓思危十分的惊讶。
    “不清楚,他们两个人踪迹飘忽不定,神龙见首不见尾。”
    “还有这等人物,得想办法见见。”
    七天之后,一处破败的庙宇之中,一堆火上烤着一只野兔。
    一个人坐在火堆旁,一身粗布衣服,胡子拉碴,眼睛很亮,看着似乎有几分疲倦,身旁一坛子酒。
    “找了这么多天,可算是找到你了。”
    一个人突然出现,破庙里的人警惕的望着来人。
    “自我介绍一下,卓思危,听闻阁下这几个月来一直在肃清杨州一地的匪患,搭救了不少的百姓,佩服。”
    “没什么好佩服的。”
    “敢问阁下高姓大名。”
    “无名小卒。”
    这山庙之中的人正是叶知秋。
    “实不相瞒,在下最近也在想着如何治理好一州之地,还百姓一个太平。”
    “你是官府的人?”叶知秋闻言仔细打量了一番卓思危。
    “算是吧。”卓思危点点头。
    “有趣,官府的人还会在乎百姓的死活吗?”
    “有些官员的却是是百姓如草芥,但是也有些人是想为百姓做点事情的,只是这一类人很少罢了。”
    “岂止是少啊,我在杨州的这些日子就见到了一个,还算是不打不相识。”叶知秋道。
    “叫什么名字?”
    “查查就知道了。”叶知秋平静道。
    “嗯,其实,我们的目的是相同的,有没有兴趣一起共事啊?”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