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七章 运筹-《奉天为皇》


    第(2/3)页

    最关键的是,既然是游骑兵,那就得配套战马。

    战马的数量肯定是要超出兵员数的。

    否则压根就形不成战斗力。

    所以购买战马的钱从哪来?

    主要是他招募了新兵,到目前位置,还没有给发放过丝毫军饷。

    之前朝廷抄家所得的那些粮饷也都提供给最北方的张叔夜了。

    张叔夜的第一道防线,是注定要跟金人打恶战的。

    现在张叔夜招募的新兵已经拥有了十万之众。

    李纲也知道那是防御的重心。

    而他靠近汴梁,也知道陛下筹备游骑兵的意图是用十万骑兵坐镇。

    随时支援西北跟北方。

    所以耗费的粮草跟军饷,可以适当的缩减。

    这些,李纲都能理解,而且他也认同。

    可是,他也得回去给自己招募的士兵发放军饷啊。

    这一次他离开军镇之前,就答应过那些士兵。

    所以,在汴梁城觐见之后。

    李纲这次返回军镇肯定是得给士兵们发放一波俸禄稳定一下士兵们的情绪。

    毫不夸张的说。

    此时此刻,驻扎在黄河两岸以及长江部分防线上的宋军都迫切的希望得到军饷。

    因为很多地方,已经两年没有发过军饷了。

    “陛下,臣……”李纲终于按捺不住,想要跟赵烁陈述一下自己现在的难处。

    赵烁何尝不知道李纲的付出。

    他也明白李纲必然在岗位上尽可能的为士兵们排解愁绪了。

    但是这一次,赵烁既然让他们来觐见,肯定不是给他们画大饼。

    而是要给予实惠。

    赵烁说道:“李相公,朕知道你的意思,朕已经安排通政司给你拨付六百万军饷,银车会在一天之内筹备完毕,你此行回去就可以安抚军心了。”

    李纲只觉得自己听错了。

    以至于赵烁如此痛快的给他批了六百万两银子的消息,传到他脑海之中的时候,他神色错愕的呆滞了一下。

    急忙说道:“陛下,臣带走六百万两,不影响其他方面的军队吧?”

    瞧瞧,什么是识大体,负责任?

    这就是识大体!

    李纲这个时候了,还站在全面布局的层面上考虑问题。

    赵烁顿时感激的一塌糊涂,言辞激烈道:“李相公,其他方面的军队,朕会统筹,你且放心。”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