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这么多年来,大父没有照顾过你们祖孙俩,真是苦了你了。” 拉着曹斌的手,曹操想起战死宛城的大儿子曹昂,感叹道。 虽说曹昴已经死去十多年,但对于这个长子的死,曹操又岂无愧疚之心! 那可是他精心培养的接班人,就因为他的好色,而被折在了宛城。 “孙儿不苦,好歹衣食无忧。” 曹斌摇了摇头,感叹说道:“但普通平民才苦,一日能两餐饱食就已经算很好了。” “大多数的平民只能勉强维持生存,如蝼蚁一般生存在这个世界。” “他们永远都不知道,醒来之后能不能看到第二天的日出,或者还能不能醒来。” “明天和意外,谁也不知道哪个会先来。” 在谯县生活了十一年,又是住在郊外,他岂能不知民间疾苦? 以当下的社会生产力,普通百姓能够不饿死,就谢天谢地了。 “哎,吾毕生致力于天下社稷,造福万民,但这些年来一直南征北战不休,收效甚微。” 曹操闻言,眼神一暗,叹道:“你能看到平民的苦难,这一点很好,真的很好。” 这个时代的士族们,只会抬头看向家族和仕途,却从未俯首看向那些如蚁之民。 哪怕是曹操自己,亦是将这些平民当作圈中牛羊,任意宰割,肆意摆布。 但今日听到曹斌醍醐灌顶的一番话,曹操却是颇为欣慰。 这个孙儿能着眼底层平民的死活,说明他心地善良,有悲悯之心。 “不错,相貌堂堂,心思纯正!” “观其言行举止,颇有教养,丁夫人教导有方啊。” 荀彧、贾诩、许褚三人一直静听旁观,同时也注意观察曹斌的一举一动。 听到曹斌的这番话,他们三人都暗暗点头,露出一丝认可的微笑。 “桓灵二帝在位期间,外戚专权,宦官秉政,政治腐败,天灾不断,若非大父力挽狂澜,大厦早已倾覆。” 曹斌恭唯道:“诸侯割据,连年乱战,更是民不聊生!阿爷能够稳定北方,为天下百姓夺得一线生机,功莫大焉,足以青史留名!” 身为老曹的孙子,以后就要跟着老曹混了,好听的话又不要钱,当然是一个劲的吹嘘。 再者他现在才十一岁,哪怕说错了话也没关系,毕竟童言无忌嘛。 “嗯,斌儿你眼光不错,吾为匡扶汉室,背负了多少骂名,但吾统统不在乎!” 曹操闻言,脸上露出得意的笑容,自信的说道。 “哦对了,大父为你介绍,这是文若,他是文和,大个子是仲康,他们都是大父的左膀右臂。” 随后,他才想起跟在身后的荀彧、贾诩和许褚三人,连忙为自家孙儿逐一介绍。 “见过荀尚书、贾大夫、许郎将。” 曹斌闻言,向三人俯身一拜。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