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章众臣商议推广事宜【求追读】-《三国:开局被曹操模拟人生》


    第(1/3)页

    试耕完成之后,曹操带着众臣回到了丞相府。

    “丞相的长孙果然有两下子,不仅会作诗,对农事也很精通。”

    “有了此犁,丞相的屯田必定大获成功。”

    “不错,哪怕每人每天只耕二亩地,也比之耦犁要快五倍,还能省下一头老黄牛。”

    “问题在于,如何将其推广天下。”

    “嗯,这倒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一路上,众臣议论纷纷,对曹斌侧目不已。

    他们盘算了一番,大概知道了曲辕犁的效率,最少比之耦犁提升了数倍。

    就拿之前的试耕来看,曹斌一人一牛耕半亩地用了一个时辰。

    由此推算可知,使用曲辕犁,一人一牛每日劳作五个时辰,可耕得二三亩地。

    而故老的耦犁呢,三人二牛一日仅可耕得亩许地。

    如此对比下来,曲辕犁的效率,最少是耦犁的五倍以上。

    回到丞相府,众人重新坐定。

    “吾大孙所研制曲辕犁如何,想必诸位亦是有目共睹。”

    坐在主位上,曹操扫视了一眼下方的群臣,询问道:“如何推行此犁,尔等可有章程?”

    “启禀主公,老臣以为,当命有司打造此犁,交由各州郡之长官并命其推行,必使其快速遍布天下各郡县屯民之手。”

    人群中的钟繇闻言,站起来对曹操说道。

    此人乃是颍川钟家弟子,系举孝廉出身,历任尚书郎、黄门侍郎,协助汉帝东归洛阳,被封为东武亭侯。

    后得曹操的信任,出任司隶校尉,镇守关中,功勋卓著,被比为萧何,累迁前军师。

    对了,此人还是大书法家,与书圣王羲之并称‘钟王’,也是楷书的推动者,被后世称为‘楷书鼻祖’。

    “不妥,若是待各州郡推行,得待到猴年马月去?来年的春耕被耽误了,谁担得起责任?”

    杨修摇了摇头,表示反对。

    此人出身弘农杨氏,为人恭敬好学,博学多才。

    建安年间被推选为孝廉,不久改任郎中,如今担任丞相府主簿。

    “哦,德祖有何高见?”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