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章太平要术-《三国:开局被曹操模拟人生》


    第(2/3)页

    “于是,有先贤师法于天地自然,摸索该如何御使天地之力为己用,经代代相传,便有了修行之道。”

    “我道家清静自然,以无为而不为,修身养性,驱除灾异后,自可得道长生!”

    “天书三卷,贫道修行多年,却仅仅初入门槛罢了,远未达至大成,亦未得长生!”

    “正统道家修行,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谷得一以盈,人得一以长生。”

    “此为根本道经,另有符篆之术、呼风唤雨之法、撒豆成兵之术、召唤天雷之法等等若干神通。”

    讲完了修行的来历以及概述之后,张角正式开始讲述根本道经。

    “初善后恶,中间兴衰,一成一败;阳九百六,六九乃周,周则大坏;天地混齑,人物糜溃;唯积善者免之,长为种民;种民智识,尚有差降,未同浃一,犹须师君;君圣师明,教化不死,积炼成圣,故号种民;种民,圣贤长生之类也...”

    玄之又玄,晦涩难懂的经文从张角的口中念出,好似蕴含着某种天地韵律一般,深深地铭刻在曹斌的脑海之中。

    曹斌虽然无法理解这些经文的含义,却好似生而知之,明乎其明,永远不会忘记。

    只需平日里时时参悟,其玄妙自明,自有功成之日。

    玄之又玄的道音回荡在大殿之中,听在项羽、刘伯温、宋应星、岳飞等人的耳中却有如鬼哭狼嚎。

    一个字都没听懂也就罢了,却好似洪吕大钟般,回荡不休,震耳欲聋。

    一边是听得如痴如醉,另一边是听得浑身难受,如此待遇,可为谓是天差地别。

    “罢了罢了。”

    他们四人见状,哪还不晓得人家这是不想让他们听到,当即紧闭双耳,不再去听。

    也不知过了多久,那玄之又玄的道音终于结束了。

    “学生谢老师传道之恩。”

    曹斌豁然睁开双眼,一道精光闪过,站起身来,向讲台上的张角俯身一礼。

    赚大发了!

    虽然他不通修行,但从门玄之又玄的道经之中,却是可以看出它的价值。

    这是一份正统的道家修行法诀,说是价值连城,丝毫不为过。

    虽然修行有成千难万难,难如上青天。

    但最起码,能有个念想。

    “嗯,道经传给你了,你日后要好生修行,不可懈怠。”

    张角点了点头,说道:“接下来,贫道给你一字一句讲解经文的意思。”

    曹斌闻言,立即端坐好,聚精会神的听了起来。

    项羽、刘伯温四人见状,悄然退了出大殿。

    时间流逝,天际露出了一片鱼肚白。

    “都!都都!都都都...”

    富有节奏、声音嘹亮的起床号吹响,回荡在营地的天空。

    “呼...”

    与此同时,曹斌的心神从‘学习空间’之中回归,睁开了双眼。

    “咕噜咕噜...”

    曹斌翻身下床,活动了一下身体,浑身骨头一阵蠕动,发出一阵爆响。

    “道家,果然有两下子。”

    修炼了张角所传的道法之后,他只感觉,全身的整体素质有了飞跃一般的变化。

    当然,也没有他原先想象之中的那么玄乎。

    此修行道经,仅仅只练一口先天炁,并无练气、金丹、元神之类的境界划分。

    同时,修炼至大成之后,也没有什么御天飞行、飞天遁地、元神出窍之类的神通。

    “得道长生不敢说,但活个百来岁想来不成问题。”

    经过昨夜张角的一番讲解,曹斌已经知道,这门道经的极限所在。

    有点像武侠之中的那些神功秘籍,内容玄之又玄,寻常人怕是参悟一生都无法参透。

    同时,又将其描绘得极为高大上,实际上不过是自吹自擂罢了。

    当然,人家也有可能说的是真的,只是后人无法达到这一境界罢了。

    就拿《太平经》来说,张角得南华老仙所传,再传给曹斌。

    但曹斌知道,历史上并没有所谓的南华老仙其人。

    据道家考据,其乃先秦的道家先祖之一的庄子化名而成。

    这个传授张角道经的所谓南华老仙,或许就是庄子本人,或许是他的徒子徒孙假借其名号行事。

    然而,事实真假如何,又有谁知道呢。

    “无论如何,这次召唤张角为师,我都赚大了。”

    曹斌猜测了一下南华老仙的真实身份,但却始终猜不透,干脆就放弃了。

    这些身份不身份的都是虚的,得到手的好处才是实的。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