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钱我都花了,事情你不能不帮我想办法,没有结果之前,我肯定不会就这么走了。” 宰相自然明白,他沉思片刻道: “为今之计,只能靠吴将军自己了。” “在老夫看来,哪怕石文远夺了帅位,但只要吴将军不愿意,他仍然不能节制西路军的近百万兵马。” “既然如此,那么可以操作的余地也就大了。” “难不成,带着近百万兵马的吴将军,抢功劳还抢不过手下只有区区十万兵的石文远?” “切记,这场仗打多久,赢还是输,都没有军功重要,毕竟只有军功,才是对你吴家最为有利的收获。” …… “启禀将军,东线军石大人传来口信,命令我军按照计划,将目前的行军速度再减慢一半。” “以吸引敌军更长时间的注意。” “还说,他们将计划在今晚,对柔然城北方卫城发起突袭……” 手下人的汇报,吴凌涛一个字都没听进去,他所有的注意力,全都放在手中的家书上。 信是从京城吴家送来的,不过信中的话却是父亲吴鸿,引用宰相李纲的。 归纳总结成一句话,就是“不要管石文远的布置,按照最有可能争夺军功的方式打!” 放下信件,吴凌涛思考了一阵,似乎摸到了如何抢功劳的一丝启发。 “既然石文远让我缓慢进兵,给他们夺取卫城制造时间和空间上的便利。” “那我不如反其道而行之!” “加快进军,在他打下四个卫城前,兵临柔然城下,逼迫楼兰主力决战。” “他那点兵力,在超百万军队的对决中,充其量当一个包抄敲边鼓的角色,哪怕是争功,也绝不是我的对手。” “对,这么办!” 思考完毕,吴凌涛脸上泛起微笑,打断了手下的汇报道: “传我命令,叫所有将领立刻来此,商讨进军事宜!” 不一会,吴凌涛手下各级将领,便齐聚大帐,从他们的表情上看来,似乎也对西军被东军压一头,不是很满意。 吴凌涛明知故问道: “诸位,你们对我军为西军吸引楼兰主力,助他们成就军功,有何看法?” 手下一个将领出列拱手道: “将军,不是我在背后议论上峰。” “自古以来,从未有过主力大军,为侧面奇兵打掩护的道理。”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