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太后娘娘,老臣附议。” 随即又有几名大臣走出来,纷纷表示同意讲和的策略。 吴清商露出一丝微笑,看向一旁的难青道: “宰相大人,您说呢?” 难青不慌不忙,上前微微施礼道: “娘娘,臣认为,这些大臣老朽无用,他们的意见不听也罢。” “什么?” 被说的大臣立刻火了,他指着难青高声道: “宰相大人,你居然在朝堂之上,公然侮辱大臣,百官表率就是怎么做的吗?” 难青笑道: “你们几个,本就老迈不堪,应该到了颐养天年的时候了。” “可是却为了区区俸禄,占着官位不退,如今居然又敢蛊惑娘娘,妄谈朝政,其心可诛!” 他话音刚落,太后娘娘笑道: “宰相大人所说的,正合哀家之意。” “来人啊,把刚才提倡议和的那几个老臣,统统都拉出去,摘掉官帽,扒下官服,削官夺职!” “你们!” 几个老臣还想争辩,可是侍卫们哪里还会给他们说话的机会,良人一个便把他们拖了出去。 有了这几人的榜样,其他人哪里还敢发表意见? 金殿之中,陷入了死寂,此时难青笑道: “这样一来,可就清静多了。” “娘娘,臣以为楼兰大军,不过土鸡瓦狗罢了。” “不说我大秦的兵将悍勇,您别忘了,如今我们已经和鞑靼国合作,正好可以双面夹击,一举急迫楼兰军队,顺便吃掉楼兰国的地盘。” 这番话,似乎说到了太后的心坎里,她用新上的眼光看了看难青,又对下面的大臣们道: “如今宰相的意思已经很明确,那就是楼兰既然想打,那我们就干脆联合鞑靼军队,一举攻破楼兰国!” “这个意见,诸位支不支持?” 此时的众大臣哪里还敢发表意见,毕竟多说多错,不说不错,更何况,许多人心中认为,鞑靼人并不可靠。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