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见到这番布置,难青果然很满意,他将一封亲笔手书递给车队的负责人,笑道: “这封信,一定要亲手送到王爷手上,不得出错,明白吗?” 那人也是难青的嫡系,伸手抱拳道: “请大人放心,小的一定将信和礼物送到。” 难青点点头,很快运送礼物的车队启程,直奔铁栅关内的晋州首府平康城—— 大军进入中原之后,鞑靼人就将那里当成了驻军地,此时牧南王正带着鞑靼主力休整。 …… 几天之后,难青的亲笔信,顺利的送到了牧南王手中。 此时在鞑靼军的大帐之中,牧南王当着众将的面,打开了封着火漆的信封。 出人意料的,这封表面上是求情请和的信件居然长的离谱,牧南王读了半天才看到结尾。 合上信件,牧南王满意一笑道: “难青不愧是我手下第一谋士,让他去大秦朝廷里做官,真是绝妙的一手。” “如今他当着大秦太后的面,把关内各地秦军的兵力部署交给了我,这下我鞑靼大军入京,恐怕再无阻碍。” “传令下去,各军加紧休整,厉兵秣马,三日之后,兵发洛城!” 两侧的将领齐声拱手道:“遵命!” 洛城,是大秦距离京都最近的一座大城,同时也是京都的最后一道屏障。 再向前,便是连绵的矮山,和藏在群山之后的京城了。 虽然在京郊的山中,还藏着数十万禁军,但如今有了布防图,选择正面突破还是绕过防御出其不意,就任由鞑靼人选择了。 可怜远在深宫的太后吴清商,此时还做着礼物送到,鞑靼人退兵的美梦。 完全不知道,危机已经来临。 …… 三日之后,鞑靼军开拔,尽管沿途的秦军密切关注着他们的动向,也把这些动向即使送到了京城。 然而自从难青升任宰相之后,所有的军情奏折都要经过他手,他又怎么会让太后轻易得到前线的情报呢? 少了统一的调度,各地的秦军无法统一行动,也对鞑靼起不到什么阻拦作用,仅仅用了不到半个月的时间,鞑靼军便不费吹灰之力的占领了洛城。 事到如今,鞑靼人的行动终于还是瞒不住了,在早朝上,一名大臣冒死上谏,太后才知道了真相。 吴清商怒不可遏,指着难青的鼻子道: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