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小皇帝对于名号什么的,显然兴趣缺缺,相反,他对于当年的事情更感兴趣。 “李大人,据我所知能够从先帝那里得到招兵令,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你究竟是如何说服父皇,从他那里得到信任的?” 李纲苦笑道: “陛下,您以为臣是用了百般请求,才从陛下那里得到了特权。” “可实不相瞒,那招兵令,可是先帝硬塞给我的。” 小皇帝眨了眨眼睛,明显有几分不信: “居然是这样?” “那父皇为什么要这么做?” 李纲娓娓道来: “陛下,您以为招兵令仅仅是一份可以养兵的资格证明,殊不知,他也是平衡朝政的手段。” “偶然也可以充当皇帝自身的一条后路。” “当年湖广一带连年大水,民不聊生,灾民也像失控的洪水一般,席卷了附近的州县。” “或许有的地方因为地势高些,受灾并不严重,可是在灾民的冲击下,很快也被吃穷,偷穷,抢穷了。” “就这样一地的水灾,渐渐造出了多地的灾民,到后来,灾民的浪潮已经席卷了江南各地。” “由于生活所迫,加上无事可做,饥饿和贫困引发了人们心中的恶念,灾民们每到一处,长长烧杀抢掠,弄出许多大案来。” “朝廷为了解决此事,相当于派我‘收留’了两万流民,由老臣负责安抚并给他们一个活命的营生。” “老臣将他们招致麾下之后,并没有第一时间进行军事训练,而是将他们派往江南各地修建堤坝,帮助民众救灾。” 小皇帝点头道: “难怪当时的两万人招兵令一出,后续就没了动静,原来他们‘化兵为民’,好像水滴滴入了大海,难怪找不到了。” 李纲苦笑点头道: “没错。” “后来江南的工程修建差不多结束,老臣就用贪来的钱,去打造兵器,购买战马,历经十几年,才形成了现在的规模。” “这也就是报国军的由来。” “其名字取拳拳之心,皆为报国的意思。” 小皇帝不禁施礼道: “宰相大人所作所为,不愧为我大秦的好臣子,好榜样,请受朕一拜。” 李纲急忙拦住,连说“不敢当”。 随即他又问小皇帝道: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