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牧南王愁眉不展,心里觉得双方说的都有道理,一时间有些举棋不定。 思考良久,他才缓缓道: “这样吧,既然你们双方各执一词,那不妨就都试试。” “我们先派一名特使送去和谈书,另一方面也要布置防御力量,毕竟如果表现得孱弱,恐怕靳安也不会给我们和谈的机会。” 说到这里,他低头看了看难青: “难青,京城的防御我就交给你了。” “望你拿出所有的能耐,保住京城不失,将功抵过。” 在众臣鄙夷的目光中,难青拱手高声道: “属下遵命,定不负王爷信任!” …… 事实证明,难青还是了解靳安的,他回到京城不久,探马就传来了秦军进入京城范围的消息。 在群臣惊讶于靳安的兵马如此神速之时,秦军已经先鞑靼人一步,在京郊扎下大营,开始进行攻城准备了。 由于时间紧迫,缺乏纵深,此时在组织成建制的防御,已经来不及了。 难青无奈之下,只要将大部分兵力都铺陈在城墙之下,意图用最后的步卒和靳安一绝死战。 在靳安迫近京城的前提下,之前求和的建议就显得相对合理了,牧南王还别出心裁的,把太后吴清商派去秦军大营,递送和谈书。 有趣的是,靳安似乎明白了王爷此举背后的含义,在向城里递送同意和谈的文书之时,用的是陆家少爷陆少白。 看到陆少白,得知陆珍已经染病亡故的难青,自然又是一番唏嘘。 双方定于三日后,在城外和谈,不过靳安却有其他想法。 …… “公主,你说的那条秘密通道,真的存在?” “自然存在,我赵氏在京城经营多年,怎么会不留一点后手?” “那为何太后娘娘不知?” “因为……她不算是赵家人。” 公主得意道。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