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溃兵-《纵横隋末的王牌特种兵》


    第(2/3)页

    攻占了大震关和安夷关,刘子秋的大军已经可以长驱直入突进扶风郡了,打不打得下大散关已经不那么重要。但是刘子秋并不打算在扶风和杨玄感的军队展开争夺,而是要一路杀奔长安。只要打下了长安,杨玄感在其他地方有再多的兵马也无济于事。到时候,刘子秋完全可以对他们进行招安和收编。当然,肯定也会遇到反抗。但无论如何,离开了杨玄感这个主将和杨浩这面金字招牌,不管什么样的反抗都难成气候,大可以各个击破。

    安排桂海求攻打大散关,刘子秋还有一个考虑。桂海求为人谨慎,面对兵力充足、防守严密的大散关不可能硬拼。如果换作文昊、张亮或者史大奈,只要是刘子秋下达的命令,他们都会不惜一切代价去完成,那样的话必然会造成巨大的伤亡。而刘子秋又不能把意图说得太明了,否则士兵们肯定会难以尽力,甚至会影响全军的士气。士气这种东西看不见摸不着,但它却实实在在,可鼓不可泄。

    可是刘子秋这次却估计错误了,桂海求并没有放弃,一路上他都在默默盘算着如何攻下大散关,他也想立功,首功没有,拿个次功也行啊。但有一点刘子秋没有看错,桂海求确实很谨慎,或者说很惜命,面对兵力充足的大散关,强攻肯定不行,他在考虑如何智取。将近天黑的时候,还真让他想出一个办法来。

    夜已深,大散关上一片宁静。大多数守关将士都已经进入了梦乡,城头上只有少数巡丁。但城头上扎了无数火把,将关里关外的情况照得一目了然。忽然,有人看到从关城北面来了许多人马,黑压压一大片,隔得太远却看不太清楚。

    关上立刻响起示警的铜锣声,在黑夜里显得格外地刺耳。守卫大散关的是杨玄感手下的大将赵怀义,他治军甚严,守关的一万人也算是杨玄感部下有数的精兵。听到示警声,士兵们反应迅速,从营帐中冲了出来,一边忙碌地穿着衣甲一边冲向城头。很快,城头上就布满了各执刀枪弓箭的士兵。

    城外的那队人马越来越近,可以看出来那些人衣衫破烂、狼狈不堪,却不像是来攻打关城的。而且北边是扶风郡境内,应该属于杨玄感的地盘。这支从他们后方出现的军队是敌人的可能性就更小了。

    但赵怀义却不敢掉以轻心,仍然下令道:“放箭!”

    城上乱箭如雨,那队人马遭受突如其来的打击,纷纷后退。因为距离较远,中箭者并不多,偶有一两个人中箭也伤势不重。但城下这帮人却不干了,立时破口大骂,什么难听的话都有。

    赵怀义在城上大喝道:“你们是什么人,派你们的主将上前答话!”

    城下队伍中一阵骚乱,一员将领策马而出,大声说道:“某乃岐山县尉桂海。李渊趁着长安空虚,大举来犯,一路打到扶风来了。某等守城不住,只得前来投奔将军,还望将军接纳。”

    岐山县在扶风郡的东北方向,赵怀义没有去过,也不认识什么桂海。但看城下这队兵马,人数不足两千,绝对大多数人也没有盔甲,只穿着各式布衣、绸衣,就连桂海也只披了件破袍子。如果他真是岐山县尉,肯定也没有守城就仓促逃跑了。但是,如果按这个桂海说的话,恐怕长安已经被李渊打下来了。

    赵怀义心头一敛。杨玄感在武关集结军马,准备出关攻打萧铣,夺取粮草。这件事赵怀义是知道的,他也准备必要时予以协助。这就是说,长安城也确实空虚,李渊趁虚而入也是有可能的。如果长安被李渊攻占,杨玄感肯定要全力反扑,反扑就必须有人马,到时候肯定也会调动大散关的驻军。多一个人多一份力量,城外这些溃兵虽然狼狈,但好歹也是两千人马。或许让他们攻城不行,但守城应该绰绰有余了。

    想到这里,赵怀义便有些犹豫,向左右问道:“你们看,本帅要不要放他们进来?”

    一名校尉不假思索地说道:“既是自己兄弟,放他进来又何妨。”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