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9章 竭泽造田(二)-《随身带着一个世界》


    第(3/3)页

    魏民生在观察了两个围堰中水泽的情况后,决定先开发其中一个围堰。

    这一个围堰就是十六个平方公里,如果开发出来就是两万多亩优质水田。

    可现在这两个围堰中的淤泥仍然达到了近两米的厚度,机械、人力都无法入场。

    于是,魏民生决定仍然使用先前的办法,把其中一个围堰中的污水抽到另一个围堰之中囤积起来。

    含有大量有机质的污水在缓慢地流向排污口的远处时,其中大部分泥沙和有机物会沉淀下来,离排污口的距离越远,水质就越清澈。

    在合适的地方,再把经过沉淀相对清澈的水又抽回先前的那个围堰。

    然后在汽车内胎做成的简易水上工作平台的反复冲洗下,源源不断地带走大量的淤泥。

    同时,魏民生还让人把江陵城外长江河道边的堤坝修建起来,修建堤坝的石材是从秭归码头那边生产出来的,利用机动平台顺水而下。

    而挖出来的大量干泥沙、土石就直接送到已经冲洗了部分淤泥的围堰中进行填埋。

    这些没有多少水分的泥沙、土石不光可以吸收一些淤泥中的水分,而且在与淤泥混合后,极大地提升了水泽中土质的强度,同时还提升了围堰中水泽的高度。

    土石的填埋由三面向中间污水泵的方向推进,不断地把淤泥和污水向中间进行压缩。

    在达到可以使用机械进行耕种的强度后,这个围堰中的两万多亩水泽就被完全改造成了良田。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