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6章 似是而非-《随身带着一个世界》


    第(2/3)页

    只是,这种类型的贫困人口,主要是因为家人要分出很大一部分精力来照顾他们,因此没有办法放心地去挣钱。

    所以,在民生公司扶贫供养基地(只能改名了,你们懂的)一期工程完工投入使用后,吴光良针对这类人群的特殊情况,着重解决这些失能人群的护理问题。

    在护理人员的来源上,主要通过三种途径来解决。

    一种是从那些收入水平存在争议的疑似贫困人群中来产生。

    这类没有获得扶贫供养资格的人员,只要按照供养基地的要求,参与对基地中失能人群的护理工作并累计达到一定的时间,就可以获得在基地中居住的资格,并且按照工作时间获得相应的报酬。

    如果他们是真正找不到挣钱机会的贫困人员,只要通过这些相对简单的护理工作,就可以轻松摆脱贫困的生活现状,逐渐提高自身的生活水平。

    如果他们真正的年收入水平不止村社干部了解到的这个水平,自然就不愿意从事护理失能人群的工作。

    毕竟这个活儿不仅脏、臭、烦,而且工资水平又不高,远远比不上自己在外面打点小工挣钱来得轻松。

    所以,吴光良推出这样的措施,也仅仅是解决了十多个贫困人口的脱贫预期。

    第二种是由民生公司作出规定,凡是准备到新城中民生公司修建的医养中心工作的护士,至少要有在民生公司扶贫供养基地工作一年的工作经验。

    由于新城还处于建设之中,哪怕就是政府部门全力配合,新城的医养中心要正式营业的话,怎么算都要一年之后。

    毕竟医养中心对护理人员的要求要比一般的养老院高,所以,提前通过这样的方式来筛选爱岗敬业、有责任心的护理人员,也是很有必要的。

    为了有效地促进此项工作,民生公司甚至通过任务发布平台提前公布了医养中心护理岗位的工资和基本要求,并把这一规定明确地写入了任职要求之中。

    当然,对于民生公司通过曙光集团引入的护理人员并不受此规定的影响,因为,曙光集团养老院里的护理岗位,对于护理人员的素质和要求本身就比国内高。

    第三种是在前两种方式都无法满足扶贫供养基地岗位需求的时候,通过民生公司的任务平台直接针对某一项或几项工作发布的临时工作岗位。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