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章 万里凝(四) ◇-《白雪歌》


    第(1/3)页

    ◎大捷◎

    万里凝(四)

    先头几日,  鄀州城内的民众还不觉得此次西韶的进攻与以往有什么不同,直到鄀州城内的难民越来越多,才有人品出了不对。

    前后凉州与鄀州之间相隔了三座城池,又要横渡西境大河,  难民缘何非要到鄀州城来避难?

    况且十一州住民最该明白,  若是真打起来,  鄀州是对抗西韶的前线,  未必会比其余诸州安全。

    同样的疑虑在难民入城第一日周檀便已然提过,何元恺与他在难民当中走访了一番,  发现果真如曲悠所料一般。

    有人刻意在凉州散布了消息,说西境大营会以全部的兵力来守鄀州。

    凉州民众一路北上,将这个消息散布开来,于是有许多边境民众提前赶往鄀州城避险——毕竟鄀州城高墙深,  且多年来从未沦陷,十一州人皆知晓。

    王举迁在营帐之内连连叹气。

    众人只知鄀州守得牢固,  却不知这背后付出了比十一州加起来都惨重的代价。

    大胤和西韶的边界线上,遍布着山脉、大河,鄀州之所以重要,便是因为它是唯一一个非天然的界线。

    大河从鄀州城外几里奔涌而过,  故而鄀州城几乎是一块沙漠与群山接洽处绿洲的存在,  西韶人对这块水草丰美之地的觊觎可想而知。

    早年间的定西之战绵延许久,大大小小的战役都发生在鄀州城与邻近的格里拉群山处,萧越和楚霖费了九牛二虎之力,将西韶人赶至离韶关外,  自此之后再未破境。只是年久日长,  萧越已死,  楚霖也老了,  对西韶的威慑一日不如一日。

    王举迁出身西境大营,立下赫赫战功才被分来守鄀州城,这是苦差,却也是建功立业的好机会,数年来他日夜警觉,靠着西境大营的帮助才能将城池守得固若金汤。

    可是此次前凉州失守之后,西境大营的兵被先调到了凉州。

    何元恺和周檀与他共同商议了一番,一致认为西韶人将十一州生民逼进鄀州城,必定是有大动作。

    西韶年轻的大君野心勃勃,数年蛰伏,极有可能倾全力一战。先打前凉州,是声东击西之策,西境大营不知鄀州城内情形,自然以为西韶人会从凉州入手攻打,短期之内,恐怕不能说服他们调转兵力往此处来。

    可十一州十城九空,只要西韶人倾力打下了鄀州,便可一路势如破竹。

    似乎是察觉到了大战将来的气氛,鄀州城夜间闭灯越来越早,曲悠白日里到城门处去了一趟,见出行的男女老少都随身带上了趁手的武器。

    尚未进城的难民们在城门之外扎营生火,曲悠攀上城墙,看见周檀正在一片黑暗的城墙上朝下看。

    远远的火光为他勾勒出一个剪影,曲悠顺着他的目光看去,看到有一个抱着孩子的母亲,正坐在城外一块大石头上唱着一些她听不懂的歌谣。

    “我竭力废除棠花令,是希望这世间永无流民,可是不到边境来,我永远不会懂,只要国力不盛,流民是永远不会少的。”

    城墙上风很大,将二人的衣袍吹得猎猎作响。

    曲悠挽住他的胳膊,叹息道:“大胤的国力未必不盛,只有国力强盛不够,律法不严、君主不仁,还是永远会有人流浪。”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