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四十一章 【大结局上】-《鸾凤替,皇的神秘隐妃》


    第(2/3)页

    啊!

    什么情况?

    如果前面的种种,众人震惊了,那么此刻,大家就是彻底傻眼了。

    刚刚不是说,两人是孪生兄弟吗?且四王爷郁墨夜不是说,自己顶替帝王,是帝王郁临渊授意的吗?

    怎么又成了假冒?

    假冒不说,还提到了囚禁。

    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池轻也是惊得完全反应不过来。

    郁墨夜愕然看着郁临渊,满脸满眼的难以置信。

    郁临渊却是不看他,兀自讲起了故事。

    “朕,并非淑妃之子,朕的身份就如先帝所说,是先帝跟民间女子所生,朕也已寻到自己的生母,只不过已不在人世。淑妃当年本就是产下一子,只一子,便是四王爷郁墨夜。”

    “四王爷郁墨夜返朝之际,的确是朕毒性发作得最为极致之时,或许他以为太后让埋的那些火药是朕所为吧,他想报复。也不知他从何处得到消息,朕在密洞里疗毒,便偷偷潜入,趁朕不备,且无力反击,抓了朕,并将朕囚禁。”

    “一囚便是这么多年,前两日,朕用计才得以逃脱,他定然是看到事情败露,所以,编出孪生兄弟这样的幌子来欺骗大家,帮自己脱罪。”

    说到这里,郁临渊还轻嗤了一声:“为了冒充朕,他也是煞费苦心,竟然去换一张跟朕一模一样的脸。”

    场下众人一片唏嘘。

    池轻如同五雷轰顶,脑中空白。

    这一切发生得太突然,完全没有任何心理防备。

    她做梦也没有想到郁临渊会来这么一招。

    先让鹬蚌相争,坐收渔利,清除掉所有障碍,最后再将对自己可能会造成威胁的亲兄弟也除掉......

    这是要多狠的人才能做得出?

    那曾经的种种都是做戏吗?

    郁墨夜跟她说,郁临渊杀她囚她,是因为觉得自己快要死了,帝位要给郁墨夜,怕郁墨夜为情所困,做不好君王,他便狠心帮郁墨夜除掉她这个软肋。

    这些都是屁话吗?

    原来,原来他才是藏得最深的那个人。

    她皱眉看向郁墨夜,只见郁墨夜脸色极为难看。

    不是黑沉,而是苍白。

    薄唇紧紧抿着,高大的身形似是在薄颤。

    池轻心中一痛

    ,她知道,他是在难过,在痛心,多过他的愤怒。

    郁临渊这突如其来的举措对这个男人来说,意味着什么,她很清楚。

    因为他跟她讲过他们的事,虽然他讲得非常云淡风轻,但是,她知道,这些年,为了郁临渊,他做过什么,承受过什么。

    从小到大,一直甘当郁临渊身后的影子。

    出生带毒,后又长年与沉重的头具为伴,甘愿为郁临渊冒险为帝,甘愿助他、帮他,帮他扫除前朝后宫的各种势力,就算郁临渊曾经杀了她,囚禁她,他对郁临渊有气有恨有意见,却始终还是将他当做自己的大哥。

    那天还听他说,他在请潇湘云帮忙,给郁临渊寻解药。

    结果被利用完,就落得这样的下场吗?

    不!

    哪有这样的道理?

    哪有所有的事都郁墨夜做了,所有的苦都郁墨夜受了,他郁临渊就只需白白捡便宜,还要倒打一耙的事?

    “郁临渊!”池轻冷声开口。

    众人纷纷看过来,郁临渊也眼梢一掠,瞥向她。

    “真没想到你竟然是这种忘恩负义之人,你不认他这个弟弟就算了,竟然连自己的亲娘都不认,你还是人吗?”

    池轻口气灼灼,却是被郁临渊厉声打断:“你有什么资格说朕?你这个水性杨花、见异思迁的女人!”

    池轻气结,却也不惧,忽然想起什么,再度开口:“你说郁墨夜为了假冒你换了脸,六六是他的孩子,为何长得跟他现在的脸一模一样?难道六六也换脸了不成?”

    池轻话落,引起场下一片议论。

    对啊,对啊,这一点就说不过去了,换脸的话,遗传应该是像换脸前真正的模样才对啊。

    睨着众人交头接耳的样子,以及池轻几乎要将他焚烧殆尽的眼神,郁临渊“嗤”的一声笑了。

    “池轻,看在你也曾喜欢过朕、对朕用过情的份上,朕原本是想给你留一丝颜面的,既然你自己不识时务,那朕就也不用念旧情了,六六为何长成这样,你自己难道心里没数吗?因为他本就是朕的孩子!”

    “你胡说!”池轻简直无语到了极致。

    “那日,你去密洞见朕,朕气你背叛了朕,强行要了你你忘了吗?算算时日,六六应该就是那日的龙种。”

    池轻惊愕。

    这都是什么跟什么?

    故事编得眼皮子都不眨一下。

    这个男人怎么无耻到了这种地步?

    场下众人一阵sao动,池轻气得一句话说不出来,这时,却听得“啪”的一声清脆。

    大家闻声看去,就看到郁墨夜不知几时已站在龙座的边上,正缓缓放下高扬的手臂,而坐在龙椅上的郁临渊被扇得头偏向一侧。

    “我的女人,岂能容得你如此信口开河地侮辱?”

    郁墨夜声音微哑,口气却极沉,一字一句,咬牙逸出,听得在场的众人心里莫名一颤。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