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九章 偶遇-《我是秦二世》
第(2/3)页
三个月之后,由兵部对各个区域的郡卒进行统一分配,就着最近原则,各自打乱分配到不同的郡中。尽量做到不让各郡征召的郡卒就驻守他们原本的郡治。
这样一来,不仅便于管理,而且还能防止某些意外情况的发生。
对胡亥的这个提议,内阁尉缭等人无不击掌喟叹。
现如今虽然胡亥因为种种坚定的惠民改革,赢得了圣天子的声誉。但是华夏大地经历千余年的诸侯征战,尤其是到了后期七国争霸的时候,秦楚燕赵韩魏齐七个诸侯国为了激发民众,更是一味的鼓吹七国血统、民众之防,百余年下来。七国民众的地域之见已经根植在心中了。
而借着胡亥圣天子这个春风,如果再将从各郡征召的郡卒打乱对调的话,显然不仅切断了有可能产生的祸患,更是能够改善各地百姓的地域之见。
要知道,郡卒可以说是大秦正规军的补充。他们也是要装备铠甲兵械的。虽然在质量上要比十六支军团中的精锐大军要差上一筹,但是那毕竟是尚坊出产的大秦制式装备。
如果三年前的事情重演,那么等于说是大秦自己武装了自己的敌人。
虽说风起云涌的六国遗族叛乱已经被皇帝以雷霆扫落叶之势给杀的干干净净。但是谁都知道,从关中几次异常的流言就能看出来,大秦远不如表面上那样的一片祥和。
只是居心叵测之人藏的更深了而已。
防人之心不可无不是?
内阁秉承胡亥的旨意,很快就决定在大秦全国包括南越三郡。新设六个大营,专门用来训练各地征召而来的郡卒新兵。
六个大营有:南越大营,设在番禺,主管南越三郡;江东大营。设在寿春,主管淮河以南、五岭以北的原属楚地的数郡;砀郡大营。设在睢阳(后世河南商丘),主管原韩地数郡以及齐地一部分;邯郸大营,设在邯郸(后世河北邯郸),主管赵地和齐地数郡;广阳大营,设在蓟县(后世北京西南市区),主管燕地和赵地一部分。
最后一个自然是关中大营了,主管大秦根基之地关中数郡。
其余五个大营倒都还好解决,毕竟选择建立大营的郡治本就有大军曾经驻扎过,只要稍加休整,大营就出来了,内阁的意思是就在灞上大营和蓝田大营中二选其一。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