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四章 海战-《明末龙腾》
第(2/3)页
陈希范、许心素相继开口,定下基调,诸将顿时知道该做什么了,蜂拥而起,极尽阿谀之能事,把俞咨皋夸得天上地下无二。
随着时间的流逝,洪应斗眉头越皱越高,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俞咨皋变了,再也不是那个带领他们破鲸涛於万里,探虎穴於孤帆的俞总镇了,他变得不喜欢听意见,只喜欢听奉承话,这般轻视敌人,自高自大,一不小心便会落得个晚节不保的下场。旋而洪应斗微微苦笑,也许是自己想多了,若说海盗有能力击败俞咨皋及福建全省官兵,他第一个不信。不过根据情报显示,海盗确实有危险本方的实力,俞咨皋应该更加谨慎对待才是。
俞咨皋抬手止住众将,下令道:“既然诸位同意,就回去准备吧,三rì之后……”
“报”
俞咨皋话被打断,不由一怔,举目望向门外,不久一人跨进门来,跪地禀道:“启禀镇台,浯屿来报,海寇借助风讯,驾船南来,距浯屿仅十数里,请镇台决断。”
浯屿有多处,一在金门,一在晋江,此浯屿为旧浯屿,位于中左以南数十里,如果说中左所乃漳、泉二府之门户,那旧浯屿便是中左之门户。浯屿昔rì曾是福建五大水寨之一,不过嘉靖年间以浯屿“孤悬海外,”难于驻守、管理,改迁厦门,浯屿改名旧浯屿,万历年间,又迁至泉州晋江石湖立寨。而金门一名浯洲屿,亦常与浯屿混淆。然而不得不说习惯是很难改变的,官兵平rì言及浯屿大多是指旧浯屿。
“……”俞咨皋与堂内众将闻言目瞪口呆,良久无言。此事着实叫人难以接受,在他们看来,本方不去打海寇,对方就该烧高香了,而今居然自动送上门来,简直是不知死活!
俞咨皋面容铁青的问道:“前线可曾回报贼人来了多少条战船?”
“数目极多,无边无际,当不下两百艘。”
众人听得暗暗吃惊,如果前线没有谎报的话,这个数目就有些惊人了,厦门港内停泊的官军战船也不过才二百来艘。
俞咨皋冷哼一声,右手紧握腰间佩剑,扬声道:“海寇既然急着来送死,岂有不成全之理?众将听我号令。”
“在!”
“随我出海杀贼。”
“是!”
海盗舰队二百余船驾着南风连帆而至浯屿,遮天蔽rì,无边无际,见者无不颜sè大变,浯屿只有个位数的船只,面对难以抵抗的对手,他们十分明智的选择了退却。庞大的海盗舰队顺利越过浯屿海域,不久进抵官兵第二处重要外围据点大担屿。
大担屿并非海盗关注的焦点,北方才是吸引他们目光的地方,一支规模丝毫不弱海盗方、甚至可能占优的船队逆着海风徐徐而来,到底是集结了福建大半海上军力的舰队,有此实力不足为奇。不出意外中左与大担屿之间的大片海域将成为双方较量的战场。
与稍显散漫的海盗舰队相比,官军舰队阵势更加严谨,俞咨皋继承了其父俞大猷的海战兵法韬略,不按大明传统五船一哨编制,而用俞大猷所创八船为一哨,每哨编定名号,或天、地、风、云,或龙、虎、鸟、蛇。或清、澄、宁、靖……而中军三哨。每哨则以十六艘战船组成,以挥旗为号、振鼓为节,迭出更进,如臂使指。
“俞咨皋不愧是名将俞大猷的儿子,果然有几把刷子。”哪怕双方是敌人,黄辰亦忍不住心里赞叹对手。
黄辰及麾下舰队被郑芝龙安排在偏右的位置,这里既不像中路那般与官军正面交锋。也不像两翼那般外围打酱油,谈不上好也说不上坏。他将旗下二十二艘战船编为五队,除自领之队为六船外,其余四队皆为四船。四队首领分别为赵弘毅、陈四、阮进、庄默,前三人早已是黄辰旗下排名前三的大将,然而庄默则是新近提拔。远不能服众望。
黄辰此举也是不得已而为之,原王丰武手下大将刘斌固然桀骜不驯,却是一员不可多得的悍将,可惜他意外死于漳浦。对于其空下来的位置,黄辰颇费了一番心思,杨东作为自己的副手离开不得,张刑有能力有才干但过于年轻,余者郭大眼、黄芳、洪举等一时皆难胜任。无奈之下黄辰只好提拔庄默。后者虽不善海战人却jīng勇,远迈刘斌。辅以洪举这等宿鸟,即使取得不了什么成果,也不会出现大问题。
经过此事,黄辰发现自己的势力急剧膨胀,麾下人马越来越多,堪用之人却越来越少。
“人才!你们都藏在哪里?!”连rì来黄辰不止一次发出这样的感叹。
骤然而起的鼓声打断了黄辰的思绪,使他注意力重新回到战场。
“呜呜呜……”
“咚咚咚……”
“杀!”
当双方越来越近,在jīliè的海螺声与战鼓声的激励下,蔚蓝而辽阔的海上响起一片惊天动地的喊杀声,中左、金门诸岛,乃至漳、泉二府沿岸皆有耳闻,官民提心吊胆登高眺望,见大舰填海,厮杀冲霄,洋水沸腾,无不惊怖莫名。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