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六章 堂堂之阵-《明末龙腾》


    第(2/3)页

    蔡春驱着马来到蔡以藩身侧,忧心忡忡道:“此股贼寇绝非乌合之众,我等怕是有一场恶仗要打了。”

    有乡兵头目一脸畏惧道:“贼人强悍,不若我等退入月港,依城御贼。”

    另一名哨官吴兆燫道:“现在想退也晚了,稍有差池便是全军溃败之局,唯有与贼人拼力一战。”吴兆燫四十余岁年纪,泉州同安人,年轻时在西粤打过不少仗,论打仗经验,把总蔡以藩都比不上他。昔日巡抚南居益试将材,拔置第二,不过南居益卸任后,他的前途转而变得晦暗,几年来始终原地踏步,难有寸进,不知无意间得罪了哪尊大菩萨。

    蔡以藩沉声下令道:“谁替我去试试对手虚实。”

    “我来。”蔡春立刻道。

    “不行,你不能去。”蔡以藩当即摇头拒绝,蔡春是其手下头号大将,不愿他拿血肉之躯去冲对方之阵,枪炮无眼,万一有个意外,无异于痛失臂膀。蔡春精于骑射,勇猛无敌,以他率一部精锐人马,等双方纠缠到一起,再派他从旁侧击,定可收到奇效。

    一旁吴兆燫看看蔡以藩,又看看蔡春,开口道:“把总,我去吧。”

    蔡以藩颔首道:“好,吴哨官可堪重任,我拨你一千人供你驱使。”

    吴兆燫点点头,很快点起人马,整肃军势,向着黄辰大阵奔去。

    黄辰的炮队里有几名金发红毛的荷兰炮手,他们显然更习惯海上作战,但即使到了陆上,他们依然比中国炮手优秀,优秀得多,连赵弘毅都无法否认二者之间的巨大差距。虽然语言不通,不过他们只需要瞄准开炮就够了,填装弹药的事情交由中国炮手负责。

    慢慢地,吴兆燫和他手下的官兵走进红夷炮射程范围。

    “放——!”

    “咚咚咚咚咚……”

    两门四磅野战炮、一门六磅野战炮以及四门红夷小炮依次奏响,炮弹呼啸着从炮筒中飞出。笔直朝前射去,对面包括吴兆燫在内,所有官兵顿时懵了,对方大炮能打这么远?

    黄辰持着望远镜看到七枚炮弹有一枚射偏了,三枚炮弹先后在官兵前方坠落。之后从地面弹起飞滚入人群,受伤人数……预计在个位数。惟有另三枚炮弹准确命中目标,可是由于官兵阵型相对松散,杀伤力不容乐观。

    黄辰缓缓摇了摇头,这个时代不管是火炮威力,还是精准度。皆是马马虎虎,据威廉说,欧洲一场战役下来,火炮的杀伤比例还不到总数的10%,火枪才是绝对的主角。而精准标准是:在1000米的区域,炮弹落点会集中于前后100米。左右50米的范围,无法做到更好。黄辰当时听得一阵无语,心道那还要炮手干什么?用谁不一样?当然了,他只是单纯吐槽,事实是用炮手不太靠谱,用普通人则完全不靠谱。

    吴兆燫倘若知道黄辰对炮击效果不满意,非要单枪匹马找他理论理论不可。那一片血肉横飞的景象,撕心裂肺的惨嚎,犹如置身于修罗地狱,官兵人人悚然,骚动连连。

    吴兆燫站在队伍后方,扯着嗓子不住吼道:“别慌、别慌……!散开,别聚在一起,加快行速,继续往前冲。”

    经过一番安抚与呵斥,官兵紧张的情绪稍稍缓和下来。脚步不一的向前奔行,趁着野战炮和红夷炮重新填装弹药之际迅速接近,然而黄辰炮队可不只有野战炮和红夷炮,还有十几门将军炮、大弗朗机之流,正好此时官兵踏入射程之内。十数门火炮齐齐开火。

    由于此时双方距离已经很靠近了,准确度不再是问题,一颗颗大炮子脱膛而出,疾如流星的飞进敌群,撵出一条条血路,杀伤效果极为可观。十几声炮响落下不久,三门野战炮和四门红夷炮准备完毕,再次点燃炸响,七枚炮弹不负众望,打出了更好的效果,官兵几乎陷入崩溃,要不是吴兆燫在后压阵,说不定马上就会跑得一二干净。

    炮兵在前方卖力攻击敌人,左右两个阵二百四十名火铳兵不知何时来到阵前,排成两列。自然,威廉又忍不住开始吐槽,黄辰无奈说大明亦有五段攻击之法,问题是他没有那么多火枪,排两列已经不错了,大明官兵排一列,乃至用三眼铳代替的比比皆是。

    “放——”

    “放——”

    “砰砰砰砰砰……”

    近八十杆重型滑膛枪兵率先扣下扳机,官兵未料到海盗火炮打得远,火铳射程同样超出常规,前面十几个官兵乡勇登时惨叫着中枪倒地。

    吴兆燫脸色铁青,双目布满血丝,他少年从军,戎马二十余载,走过数省大地,按说见识也不算浅了,可他从没碰到过火器这么精良的敌人,甚至听都没听说过。

    四处弥漫的硝烟之后,一座巍巍大阵矗立面前,吴兆燫只觉得浑身有种说不出的冷意,贼兵火器尚且如此厉害,他真的要带领一群快被吓破胆的兵卒去碰一碰它?

    “至少要探探对手实力深浅。”吴兆燫把牙一咬,心里有了决定,大喝道:“火铳兵不耐近战,我等冲上去和他厮杀!”

    “放——”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