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一章:坐困-《犁汉》


    第(3/3)页

    这真的是汉家忠臣啊,也正因为一代代有这些忠臣,我大汉才德运不坠。他们相信,这一次同样如此,泰山贼寇不过跳梁小丑,胜利必将属于汉庭。

    最后,署吏一方面去信给徐州陈家让其子来蛇丘治丧,一方面将陈珪的绝笔信封泥,以国中诸署曹长的名义联名送往了京都。

    国相的平贼策,谁又能说不是他们

    济北国上下诸多曹长的集体智慧呢?署个名,不过分吧。

    就这样,这封陈珪写,但代表着济北国全体署吏集体智慧的奏疏通过济水一路加急送往了京都。

    后面,众吏士将陈珪收敛好,放入上好的棺椁,然后由国中的功曹、丞、孔家新族长亲自抬棺,送入县中的冰窖,后面正式的治丧还是要等陈氏的人赶来才开始。

    功曹肯定是要来抬棺的,因为济北国相薨了后,按汉家制度,就是他来主持国中事物,他可不得来给老长官抬棺嘛。

    一路上,众署吏想到陈珪的音容笑貌,皆感慨:

    「真的是一个好国相,好主官啊。有过自己扛,有功和人分,真长者之风。」

    送完陈珪,济北国诸曹寺在功曹的建议下仍旧在蛇丘办公,因为后面有太多的事需要他们就地解决呢。这次大败,光抚恤、表功、发丧的事就要让他们忙得团团转,哪有精力再搬一次济北国相的幕府。

    但诸署吏在忙碌中,却将战死汶水东岸的刘延与其所部五百兵给有意给遗忘了。

    这是为何?

    96.

    请叫我陈总长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