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冬去春来,乍暖还寒。 时间,转眼来到崇祯四年(公元1631年)三月。 山西的王立,仍在热火朝天地种红薯、种土豆、种玉米、开矿铸铁、打造铁甲护具、用造铁锅换战马,挖煤换战马。 忙得个不亦乐乎。 陕西的洪承畴和曹文诏,仍在大杀特杀,威风八面。 “我去!这狗日的不想活了是不? 我不是交过土地租金了么?怎么又要缴?” “厂公,张巡抚说了,咱缴的是去年的租金!他在催缴的,是今年的租金……” “靠!这家伙还真是喂不饱的狗! 得,得,得,不就三十万两嘛,给他便是!” 宋哲正要去传令,又被王立叫回:“给我告诉他:如果老子的烟叶收成不好,如果遇上病虫天灾,他的三品巡抚就别干了!” “厂公,这个……不太好办吧?” “有什么不好办的? 他收了我六十万两银子,难道不该开渠引水? 不该帮我捉虫施肥? 这笔银子,他真以为是土地租金? 我的银子就那么好拿? 哼! 要是老子的烟叶收成不好,剁他的手!” 王立实在气愤,宋哲不好顶撞,如实传话去了。 刚在太师椅上躺下,又有司礼监太监来到身前:“厂公,这是万岁爷的圣旨!” 闻言,王立赶紧起身接过,再命人将来者送入殿中,好生款待。 我去! 让西厂捉拿杨鹤? 让我亲自押回京师? 呵! 杨鹤这家伙,他的命运早就注定了! 回京受审,不过是早晚的事! 不奇怪,意料之中! 不过,一个小小的三边总督,需要我亲自押送? 我在山西逍遥自在,千里迢迢回京师干嘛? 好像……有问题! 朱由检这家伙,又在玩什么把戏? 管他呢! 我的屁股擦得干干净净,手上还握着七千铁骑,怕他个毛啊! 也罢,在山西呆得快要发霉了! 只要闻到红薯和土豆的味道,都忍不住要作呕! 是该回京师,看看那个花花世界了! …… 这一趟回京师,不知要留多久。 为了稳妥,王立给曹文诏加到三千骑兵,又在在山西留了两千,自己再带回两千。 骑兵,行军速度就是快! 只用了两天时间,就看到了京师西郊的长城! “厂公,咱兄弟……真的不入京师?” “你们暂且留驻昌平! 放心吧,没人会动我! 再说了,我可不想步袁崇焕的后尘!” 确实,“铁甲锦衣卫”只是对外的称呼,本质上仍属“边军”,还是不入京师为妙! 于是,王立只带了五百“普通锦衣卫”,押着杨鹤,浩浩荡荡往京师而去。 半路上,被东厂的“锦衣卫指挥使”崔应元带人拦住。 既然是朱由检的口谕,那正好! 把杨鹤交给东厂,自己反而乐得轻松! 交接完毕,崔应元凑到王立身前,略有忧虑: “厂公,魏公公托属下转告:你这次闯下大祸了!在进京之前,先想想怎么应对吧!”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