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在守孝期间,官员尚有半份俸禄过活,不至于饿死; 然而,普通百姓又咋办? 准备赶考的学子又咋办? 足足三年的时间,守在坟边装模作样,哭哭渧渧,无所事事,究竟有何益处? 不论官员还是普通百姓,每个人的一生,究竟有几个三年?” 王立解释了许久,将“更改三年守孝”礼制的重要性,以及“摒弃厚葬之风”的原因,解释得非常清楚! 然而,朱由检却摇了摇头! 因为…… 从汉代至今,“礼制”其实是高于“法制”的,特别是与“孝”相关的礼制! 比如,一个死刑犯,如果已经娶妻却没有子嗣,可以要求在死刑之前,将妻妾送到狱中“圆房”! 死刑犯提出这种要求,各级官员只能层层上报! 就算到了刑部,就算是皇帝亲自复核,也有很大的可能,同意死刑犯的要求! 因为,“不孝有三,无后为大”! 在这个时代,“孝敬父母”已经深入人心! 在王立看来,任何时代,任何人都应该“孝敬父母”,这是天经地义的! 但是,这个时代对“孝敬父母”的量化,已经变得面目全非,畸变到了极致! 甚至,成了阻碍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 几十年前的首辅张居正,其父病亡后,如果不是被“夺情”,他的“万历新政”必难持续! “厚葬之风”的盛行,更是让无数的百姓卖儿卖女,甚至卖身葬父! 没办法! 如果不将亲人“厚葬”,就是“不孝”! 如果“厚葬”的规格不能让官府满意,死去亲人的户籍,就不能被注销! 各种应缴的赋税,还是要继续缴! 其实,朱由检能理解王立的话! 更改或摒弃这两项礼制,为百姓“减税减负”的效果,确实是立竿见影! 但,经过慎重的思索,朱由检还是摇了摇头! 持续两千余年的礼制,早就根深蒂固! 就算朱由检,也不敢轻易去打破! “厂公,你有这样的想法,确实很大胆! 朕,佩服不已! 但是,就跟上次卖“十王府”一样,朝臣不会同意! 这一次,就算再怎么巧舌如簧,也无法说服众臣,无法说服内阁!” “万岁爷,小奴始终认为:祖宗传下来的精华,应该得到继承和发扬; 然而,祖宗传下来的糟粕,就应该将其摒弃,或者作出适当的改良! 就如,厚葬之风的盛行! 这,本就是周武王愚弄百姓的工具! 如今的大明,天灾不断,民不聊生! 西北流贼四起,大有蔓延之势! 若让百姓因糟粕而生活困苦,谈何富民强国? 万岁爷,如此减税减赋,不用朝廷拨发一两银子! 还请仔细斟酌才是!” 朱由检端着茶碗,始终眉头紧锁,未置可否。 过了许久,朱由检终于抬起头,多有好奇之色。 “厂公,你说“厚葬之风的盛行,是周武王愚弄百姓的工具”,这话可有依据?” 听到这话,王立彻底懵了圈! 我去! 这还用问? 好歹,你曾经是个王爷,读的圣贤书应该不少吧! 姜太公与周武王的无耻行径,《淮南子》里写得清清楚楚,你难道不知道? 莫非,你读书的时候,整日都在想女人? 不对,他应该没有读过! 《淮南子》算得上道家典籍,不在圣贤书之列!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