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当然,他们之间的“勾通勾通”,“金双喜”也是首选,拿得出手! 想不到,比自己预计的收购数量,多了八万余张! 既然时机成熟,那就折现吧! “把消息放出去:前几批受潮发霉的“金双喜”,西厂正在召回; 新一批合格的“金双喜”,即将发往全国各地,数量十分有限; 如果没有及时兑换,只能等到明年的十月! 等价格涨到四两银子一张,咱们手上的“金双喜”香草券,必须尽快出手! 另外,再把消息放出去:售价在二两至四两之间的“青城山”、“都江堰”和“野熊猫”,全都受潮发霉了! 这三种香草券,也给我低价收购! 数量达到八成以上,立刻来报!” “那……其它几种廉价的香草券呢?何时开始操作?” “靠!那些券,一张才几文钱,贵的也就几十文! 总量三千多万张,总值也才百来万,劳神费力收来干嘛? 只需把价格高的几支操作好,这就足够了!去吧!” “喏!” 李高领命而去,宋哲笑呵呵地凑了过来。 “厂公啊,“金双喜”的一进一出,咱们至少能赚四五十万! 如此奇怪的赚钱方式,你是如何想出来的?” “物以稀为贵嘛,这还用说? 前年,咱们在山西的时候,稻米和小麦涨到多少钱一石?” “可是……那不一样啊! 当时的山西粮价飞涨,是因为受了灾,粮食供应不足嘛!” “我去! 有啥不一样? 任何一种商品,买的人多了,供给不足的时候,价格自然会上涨; 同理,任何一种商品,如果遭到所有人的嫌弃,它的售价自然会降低; 在这种一涨一跌的过程中,只要大胆地逆势而为,必会有钱赚! 当然,不是所有人都有这个胆! 所以,赚钱的只能是咱们了!” “好像……还真是这么回事儿!” 宋哲啧啧惊叹,突然想起自己过来的目的:“厂公,你让找的陶匠,第一批的五百名已经到了!” 靠! 足足等了两个月,终于到了! 赶紧的,把咱的水泥蹲便器、水泥马桶给他们瞧瞧! 呵! 水泥做的蹲便器,我都能卖二十两银子! 水泥的马桶,我已经卖到五十两银子! 若能用陶土烧制,再覆一层雪白的釉面,岂不得卖几百两银子? 如果大批大批地卖到海外,利润岂不更高? 这个大明啊,简直遍地都是银子! 对了,再让他们想想办法,把“瓷砖”给我烧制出来! 有钱人家的地面,肯定要铺瓷砖的嘛! “厂公,厂公!蜀王在外求见!” 蜀王! 呵! 这家伙,竟然还活着? 派人去建昌卫考察了两个月,真的想通了? 七十来万的工程,给他报价七百万,我自己都提心吊胆! 他,还真敢跟我合作? 管他呢! 既然是送银子,就没理由拒之门外嘛! 不论他投多少钱,分期二十年,慢慢地返还给他! 就跟他说,这是采矿的收益! 只要银子不流出四川,迟早是咱的! 十二年后,李自成攻破京师之时,给他来个一锅端! 到那时候,谁能咬我? 皇太极兵强马壮,咱是惹不起的! 不过嘛,在他打进四川之前,咱早就卷铺盖走人了! 嘿嘿!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