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我去!想都没想过! 无忧无虑,无拘无束,家财万贯,娇妻美妾,逍遥天地,哪点比不上皇帝了? 在紫荆城中提心吊胆,面对一群离心离德、阳奉阴违的臣子,不被累死也要被气死! 做皇帝的事儿,真的没兴趣! 谁要是喜欢,拿去便是! 别在老子头上动土,井水不犯河水! 否则,分分钟把你赶下来! “厂公,据西北传来的最新消息,洪承畴被任命为兵部尚书、五省总督,全权负责剿贼之事; 在洪承畴、卢象升、左良玉、王承恩、贺虎臣等人的围剿下,流贼遁入荥阳一线; 大同方向,皇太极虽然重兵围城,但进无可进,退之不舍,两军仍在僵持!” “孙传庭呢,他在哪里?” “呃……还没有消息!估计,应该屯兵宣府一线,与大同的曹总兵遥相呼应!” “嗯,孙传庭!” 王立喝了口茶,懒得理会急速下沉的鱼漂,深吸口气:“如果,他带领的不是骁骑营,应该也是个人才! 四千骁骑营被歼,不是他的错! 朝廷的那帮文官,很可能借题发挥!” 说到这里,命人取来纸笔,准备给王承恩和曹化淳各写了一封书信。 确实,以朱由检的性格,很可能对孙传庭“秋后算账”! 真要这样,唯一能救他一命的,只有王承恩和曹化淳! 至少在现在,这两人会听自己的话! 两人虽是太监,但他们说的话,比内阁首辅还管用! 两人一同劝柬,朱由检必会动摇! “厂公,咱们的锦衣卫人手不足,是不是……再招募一批兄弟?” “再招人?” 王立停下笔,略加思索,摇了摇头。 几年前东厂,规模两万多人的锦衣卫,已经让朱由检茶饭不思了! 若非魏忠贤审时度势,及时收敛锋芒,及时送上急需的银子,早就被朱由检取了脑袋! 此时的西厂,已有一万七多千锦衣卫! 其中的七千,是“铁甲锦衣卫”! 若非自己躲到四川,早就被人弹劾了千百遍! 在四川新招锦衣卫,京师那边很难察觉! 但是,规模数千的世家公子和风流才子,正在乘船前往四川! 这其中,很可能混有朝臣的眼线——他们早就盯着四川了! 若在此时新招锦衣卫,很可能被人借题发挥! 死磕起来,自然不怕! 但,那是迫不得已的时候! 至少在现在,还没必要死磕! “不必了! 如果我没猜错,最多再有三五月,台湾岛上的红毛蕃必被赶走! 回师之后,咱们不会缺人!” 宋哲还欲劝说,王立却挥手制止:“我知道,这段时间售卖彩票,兄弟们都很辛苦! 暂时以半月一换,轮换着休息! 同时,每月再加五两银子的辛苦费! 这不,马上就过年了嘛,让兄弟们再坚持坚持! 过年的奖金,绝不会少! 今年过年,咱们拿出两千头肥猪,犒赏所有的锦衣兄弟!” 话都说到这份上了,宋哲就不再劝说。 但人手,确实很紧缺! 只能咬咬牙,等到东征的大军返回! “报……厂公:位于南阳的锦衣卫指挥所,发来飞鸽传书! “十三家”、“七十二营”的流贼二十余万,在荥阳密议多日,三路分兵……” 报信者没有说下去,像是等待王立的裁决。 “嗯?” 王立眉头微皱,接过信函。 正常来说,与西北流贼相关的消息,都属于“不太要紧”的消息! 但这次,为何用飞鸽传书? 南阳的锦衣卫指挥所,是“锦衣卫指挥使”李志高统筹管理,从没出过差错! 飞鸽传书的成本,他应该知道! 每个月,要派专人把在成都筑巢的信鸽送往南阳,还要派专人看管喂养! 流贼可能三路分兵,算不上什么大事儿吧? 奇怪的是,哪路流贼被分到哪一路,流窜方向如何,信上并没有写! 为什么没写? 难道消息没有证实? 不对,这封信,应该没有写完!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