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然而,这支久经沙场的流贼,竟然在草原上昼伏夜出,侥幸逃过了阿济格的追剿,成功逃回了长城以南! 捡回一条性命,各路流贼如何不激动! 他们还在期待着,阿济格一怒之下,会不会向明军发起进攻? 如果真是这样,那可就天助我也! 或许,上天听到了贼首的祈祷! 仅仅过了十几天,阿济格就兵分两路,从喜峰口与独石口大举犯境! 巡关御史王肇领兵抵抗,壮烈殉国,残余明军只得退守昌平! 大军压境! 此时的京师,有一万忠勇营驻守,但还是人心惶惶! 骁骑营被围在大凌河,难以回援! 惊恐之余,朱由检第一时间想到了王立! 接到诏书,王立真的是欲哭无泪! 仰天长叹! 这个大明,难道,真的是气数已尽? 在这清剿流贼的紧要关头,自己如何能轻易回京? 可是,明知八旗兵的目标不是京师,却不得不回——哪怕回得稍稍晚一些,也会触动朱由检最脆弱的神经! 我可不想成下一个袁崇焕! 京师,必须得回! 但是,各路总兵的兵马,绝不能轻易调动! 否则,奄奄一息的各路流贼,很可能绝处逢生! 匆匆安排好剿贼的各项部署,王立领着万余名“铁甲锦衣卫”,星夜兼程,直奔居庸关! 曹化淳,早就等候于此! 见到王立,喜极而泣,赶紧送上诏书! 靠! 阅过诏书,王立急得直跺脚! 愤愤地将诏书揉成一团,扔得老远! 这阵势,可把曹化淳吓得不轻! “王公公,你这是……” “那个王家桢,从哪里冒出来的?他凭什么接任“五省剿贼总督”? 还有,我动身回京之前,一再叮嘱万岁爷,西北几省的兵马不得调动! 他为何不听?为何不听?” 王立对朱由检的不满和指责,毫不掩饰! 曹化淳认识王立九年有余,从未见他如此生气! 也从未见他对朱由检有过半点的不敬! 想来,一定有什么误会吧! 惶恐之余,曹化淳颤颤巍巍地解释道:“厂公啊,万岁爷是怕你分心啊! 怕你不能全身心地抗击八旗兵,这才让王家桢暂代“五省剿贼总督”一职; 等到击退了八旗兵,这个职位仍由厂公接任! 这个王家桢,乃是万历三十五年(公元1607年)进士,曾任刑部主事、户部郎中、德安知府、湖广布政司副使、陕西布政司参政、左佥都御史,甘肃巡抚等职; 王家桢暂代“五省总督”,朝臣和万岁爷一致认可,这个任命已经非常慎重了! 厂公,你也知道,万岁爷的骁骑营被围在大凌河,一时之间难以回援啊! 你在奏书中也说了,你只带回一万三千“铁甲锦衣卫”,很难跟八旗兵抗衡啊! 万岁爷担心你兵力不足,与朝臣共同商议后,考虑到京师的整体防御,这才将卢象升调任宣大总督,令他引麾下兵马回京防御! 所以……” “罢了!既然万岁爷已有安排,我奉命而行,尽人事就行!” 说罢,懒得跟曹化淳废话,匆匆往京师而去。 曹化淳不会明白,王立口中的“尽人事”,其实是对朱由检极度的失望! 动身回京之前,发给朱由检的飞鸽传书中,王立一再强调西北的剿贼态势! 千叮咛万嘱咐,绝不能调动任何一路兵马! 同时,也在书信中一再阐明,阿济格兵犯京师,其根本的目的只是劫掠! 当时的朱由检,一口答应了! 没想到,这才过了几天,他就变卦了! 不仅调动了卢象升的兵马,还重新任命了一位“五省剿贼总督”! 这样的君王,作为他的臣子,何其心累! 一不小心,还会有性命之忧! 这样的君王,值得为他效死命么? 这样的大明,值得自己去救么? “厂公,其实……万岁爷也是出于好意……你当着曹化淳的面扔掉诏书,还对万岁爷多有指责,确实有些不妥!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