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果不其然,里正上门来。 傅辞翊将里正领去堂屋。 方才经过颜芙凝提醒,婉娘反应过来,遂让傅南窈扶着,也去了堂屋。 颜芙凝腹痛缓解,便一道去了。 里正不好意思道:“夫子,有些人家不愿意孩子读书,说少了个劳力。” 傅辞翊淡声:“九岁十岁的孩童,去年才开蒙识字,学业上已很晚。倘若开学不去村塾,想来是要彻底荒废学业。” 颜芙凝问:“如今有多少愿去上学的?” 里正叹气:“只有去年的一半,主要是胡家人在挑是非。他们愿意相信胡家,也不愿信你们,毕竟你们搬回来不久。” 被胡家人一说,几乎家家户户都在议论傅婉娘一家子。 连旁的几个村也是如此。 里正又将情况说了个仔细。 颜芙凝腹诽,胡家嚼舌根的速度真快,昨日里正才来请傅辞翊当夫子,今日就有人躲着北墨。 也难怪他们不知情。 主要是他们几乎没出门。 倘若北墨不出去玩,大抵要里正来了才会知晓。 虽说前后时间也没差多少。 讲完情况,里正把心里踱了几遍的话,也问了出来:“夫子,如此局面,你还愿去授课么?” 傅辞翊道:“去。” 里正来时,一直怕情况变化惹得他不愿去,此刻听他说愿意,便高兴道:“那极好!” “只是……”很快,话锋一转,“只是现在学童少了,脩金就得降了。学生是原来一半,脩金也只能减半。” 这便是更让人为难的地方。 傅南窈插嘴:“这如何是好?” 颜芙凝对傅辞翊道:“要不就别去了?” 等于同样的工作,少了一半薪水。 二两半银子,他抄写五本书就能赚到。 如今人家都不愿上学,还不如不去教。 把时间留着用来备考科举,更好! 傅辞翊漠然片刻,村里一般省钱的人家一年到头的花销也就二三两银子。 但二两半银子去当夫子,于他来说,时间上确实不值当。 只是他答应在先,遂问里正:“有何法子让学童全都顺利返回村塾?” 里正也很为难:“让胡家去解释,他们肯定不愿。” “他们巴不得我哥失去当夫子的机会。”傅南窈气道,“这种歹人,作恶在先,怎会去打自个的脸面?” 颜芙凝想了想,问里正:“村里有没有要办喜事的人家?”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