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乐迷们向来喜欢听他竹笛独奏,这次也算是一次听过瘾了。 而在竹笛独奏部分结束之后,周彦并没有放下竹笛,因为下一首曲子正是主要由竹笛跟二胡演奏的《西游幻想曲》。 《西游幻想曲》中竹笛的演奏技术难度很高,即便是外行人也能听得出来其中运用的技巧要远超之前独奏的那些曲子。 相较而言,刚才独奏的那些曲子只能算是热身。 …… 很快,时间来到晚上九点钟,音乐会的常规时间结束了。 虽然音乐会长达两个小时,但是现场观众却意犹未尽,在周彦谢场之后他们奋力的安可。 周彦也没让大家失望,到后台休息两分钟之后,又再次出现在舞台上面。 随后,周彦七次下去,七次被重新安可上来,每次上来他都要为大家带来一首曲子。 直到第八次,任凭观众们怎么安可,他都不再上来了。 而这时,已经接近晚上十点。刚才那七次返场,耗费了五十多分钟的时间。 安可了十来分钟,周彦依旧没有出现,观众们才恋恋不舍地开始散场。 其实按照从前的惯例,周彦的音乐会在内场结束之后,他会带着一些演奏家们出现在场外,给没有买到票的观众们加演几首曲子。 只不过今天太庙门口实在是太过拥挤,根本没有地方给周彦他们施展,所以这个环节就没有了。 内场的观众们有序走出太庙,外场的观众们也开始慢慢散去。 但是太庙门口依旧十分热闹,现场不少记者开始拦人做采访,主要是拦里面出来的观众,想要问问他们的感受。 琳达也跟其他记者一样,忙着拦里面出来的观众们。 观众还是挺好拦的,里面出来的观众本来就余兴未了,听到有记者采访,都积极回应。 只不过琳达毕竟不会中文,所以只能碰运气看能不能拦到会英语的观众。 连续拦了好几个,要么见她是外国人根本不理她,要么是想要帮忙,却根本不懂英语。 终于,她拦到了两个会英语的观众,不过这两个也是外国人。 “哇,你是《公告牌》的。” 那两个人看到了琳达的工牌,还挺意外。 琳达笑道,“嗯,我是《公告牌》的记者琳达,能问你们几个问题么?” “当然没有问题。” “你们是从哪儿来的?” “我是从纽约来的,他是从芝加哥来的。” 琳达点点头,“你们特意来燕京看紫禁城音乐会的?” “当然,我们专门为了音乐会来的。” “你们怎么弄到的门票?” “是小熊书店做活动送的票,不过可惜只有一场,明后两天我们就没票了。” “那你们明天准备回去么?” “当然不回去,明天跟后天我们还会来现场到外面听,后面还要在中国玩几天。” “如果你们想要在外面听,那可要提前来了,不然没有好位置。”琳达笑道。 “没关系,即便不能在外面听,我们也可以在酒店看电视,听说这个音乐会有直播。” “确实有直播,今天的音乐会你们觉得怎么样?” “体验非常好,我之前在纽约看过Y的音乐会,菲尔德还是第一次看他的音乐会,我们两个都觉得很好,值得我们大老远跑过来。你要知道,在这样一个具有历史气息的古老建筑里面办音乐会,本身就是一件充满意义的事情……” 琳达没想到自己运气这么好,碰到两个老乡都挺能说的,根本不用她引导,这两个人自己就能说一大堆,认为还都能说在点子上。 他们先夸赞了这场音乐会的舞台效果,然后夸赞了现场的气氛,当然,对于乐团以及周彦的表现,他们也是赞不绝口。 唯一遗憾的,就是他们不懂中文,只能欣赏音乐,没办法听懂周彦说的那些话,少了很多乐趣。 他们也表示,以后有机会肯定要学习一些中文,另外他们希望,后面音乐会的录像带出来,能够有英文字幕版的。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