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 孔融:这个年轻人不讲武德-《原来我是曹魏世子》


    第(2/3)页

    曹铮的手挺粗糙的,肤色也比正常人深,是常年在野外劳作导致的结果,看得出来是苦出身。

    上门来讨柴胡,是想学那些郎中们煎药吧?

    可他一个粗坯有那本事吗?

    孔融心中闪过一阵不屑。

    他正了正衣襟,侧过脸问道:

    “不是来请教学问的吗?想问什么,问吧。”

    曹铮指着桌上那盆柴胡问道:

    “我想请教夫子,何为‘仁以为己任’?”

    孔融轻蔑地笑了。

    连这都不知道?没文化的粗坯真可怕。

    他立刻脱口而出:

    “仁以为己任,意思就是君子要把实现仁作为自己的责任。”

    “子又曰:‘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君子为了成全仁德,甚至连生命都可以牺牲……哎……不对……”

    孔融得意地说着,惊恐地闭上了嘴。

    他看看曹铮,又看看花盆里的柴胡,冷汗从他后背冒出来。

    既然为了实现仁连生命都能付出,那么捐赠一些柴胡又有何不可呢?他自己都说了,君子要把实现仁作为自己的责任。

    这个人是在问问题吗?

    这是在套他的话啊!

    孔融大惊失色,脸色生硬地找补:

    “但仁不意味着就要把自己的东西无私奉献给别人。”

    “仁者爱人,首先要爱自己。你想拿走我家的柴胡,这是不可能的。”

    “我并不是想要白拿夫子的东西。”

    曹铮微笑着说道:

    “我是想跟夫子做一桩交易,用一份美名来交换这些柴胡。”

    “美名?”

    孔融语速放慢,露出非常感兴趣的表情。

    他第一次转过脸,用正眼看着曹铮:

    “你说,怎么个美法?”

    曹铮蛊惑地向孔融介绍:

    “我用贵府的柴胡制成药汤之后,会委托曹丕公子宣传夫子的美德。夫子舍柴胡以成仁,仁以为己任。”

    “四岁让梨,五十五岁又让柴胡。”

    “这样的佳话稍微运作一下,写进后世史书也不是没有可能的。”

    “还能被写进史书里呀。”

    孔融美滋滋地听着,有些心动。

    他这辈子就图个好名声,不愧于孔子嫡孙的身份。

    可他至今为止只干过两件出名的事。

    第一件是‘哭坟不悴’。

    发生在他在北海担任相国的时候。

    那时在路上看见一个人在坟墓边哭泣自己的亡父,脸色却一点都不憔悴,于是他就把那个人杀了。

    是的,就因为哭坟哭得不伤心,他就把人家给杀了。

    这件事造成的后果就是让孔融遭到了大范围群嘲,全北海的人都嘲讽他天天键政把脑子给键坏了,成了魔怔人。

    他以前的各种夸张言行也被扒出来,什么‘父母无恩论’、‘吃人论’、‘抛妻弃子’等等。

    这些事有的是真的,有的是过度解读。

    但好在影响都不大。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