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生姜和大枣跟治疗晕眩完全背道而驰,怎么能在小柴胡汤里放这两味东西。 张仲景又伸出手指沾了点汤汁放进嘴里,准备批评一番。 然而这一次,仿佛有一颗流星划过太阳穴,张仲景一瞬间头脑清明,豁然开朗了起来。 “哈哈,我懂了。” “我懂了!” 张仲景放下药碗,仰天大笑,找到了连续数月都没能成功研究出小柴胡汤的关键。 一直以来,他都只注重汤剂治疗眩晕的效果,却忽视了汤剂本身的寒性问题。 柴胡和黄岑都是性寒的材料,虽然有降逆止呕,消痞散结的功效,但汤剂中的寒性会让本就胃肠泛酸的士卒更加恶心,需要其他药材来中和寒性。 大枣壮阳、生姜暖胃,二者都是性温的材料,虽然不能治疗眩晕,却能中和柴胡汤里的寒性,达到温寒平衡的效果。 至于放多少剂量才既能调整平衡又不影响药效,就是更加精密的问题了。 思索到这里,张仲景又忍不住伸出手指舔了舔药汤,越舔越能够感受到发明者的巧思。 这副汤剂里面同时出现了半夏和甘草,半夏能治疗晕眩头痛,但有毒,容易引发腹痛;而甘草有清热解毒、补脾益气的功效。这样互为对冲,刚好就消除了毒性,保留了药效。 别看这只是很小的一个知识点,若不是对各类药性有充分了解,断然不能调配出这么完美的组合。 张仲景对这副汤剂的发明者愈加尊重,也愈发好奇。 “小子,这药汤不是你发明的吧。” 张仲景仰头打量着韩齐五大三粗的粗坯样子,本能地就觉得他不像。 韩齐咧嘴一笑:“当然不是我发明的。” 老韩转头看向湖岸边的柳堤,指着柳堤下抱着一个士卒的头猛掐人中的曹铮说道: “是我这个兄弟发明的。” 张仲景点点头,虽然他这个位置只能勉强看清曹铮的侧影,不过他感觉得到曹铮掐人中的手法很专业,是有临床经验的医生。 一阵感怀涌入张仲景心中,这个人这么年轻,医术就这么深厚,我中华医术后继有人啊! 同时他心中也升起了一阵浓浓的惭愧感,自己辛苦钻研医术多年,到头来却输给了一个年轻人。 一念至此,张仲景拱了拱手走向曹铮,俨然是要以学生之礼拜会一下这位出色的后辈。 还在乱嚷嚷着的学徒们看见张仲景这个动作全都惊呆了,那碗汤是迷魂药吗?张仲景刚才沾了两口之后好像就不正常了。 “师傅,他是个步卒啊,你疯了?” “堂堂医圣要向一个部曲行学生礼吗?” 学徒们震惊地阻拦张仲景。 张仲景潇洒地摆摆手: “就算这位小军爷是我的一药之师,又有何不可?” “见贤思齐。君子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