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轰!” 有如晴天霹雳般,将众人炸了个人扬马翻。 他们听到了什么,废除察举制? 曹操等人一个个都是当世之英杰,又岂会不知察举制的弊端。 先秦之前,周王室实行的是【世卿世禄制】。 【世卿世禄制】也就是世袭制,老子是王爷,儿子也是王爷,老子是农民,儿子也是农民,农民想当王爷,想都不要想。 而商鞅变法,便是打破世袭制,秦国正式启用【二十等爵制】。 【二十等爵制】也可以称为军功授爵制,按功劳大小授予爵位。 相比于世卿世禄制,二十等爵制相对来说更为公平,也给了社会下层一个上升通道。 靠着【二十等爵制】,秦国扫灭六国,一统天下。 但随着秦灭汉兴,二十等爵制也消亡于历史长河之中。 高祖刘邦建立大汉之后,首次发下求贤令,要求各地于乡野民间推荐具有治国才能的贤士。 到文帝朝时,初次设立【察举制】,设置了相应的考试制度和办法。 武帝朝时,随着‘独尊儒术’的政治理念确立,察举制正式开始实施,通行天下。 随着时光的消逝,大汉已经度过了近四百年的时光,察举制在经过昔日的辉煌之后,也不可避免的走向末路。 经历了多年的天下战乱之后,因门阀割据、外戚专政之故,导致寒门士子仕途受阻,世间阶级已渐渐固化,上升通道被堵死,底层永世难以改变被剥削的命运。 察举的名额被世家大族所垄断,甚至出现了‘举秀才不知书,察孝廉父别居’的奇葩现象。 然而,就算察举制再不行,也不是说废就能废的。 首先,受益于察举制的官员就不可能同意,这相当于在掘他们的根。 其次,曹操虽说大权在握,一人之下,万万人之上。 但他只要一日未曾篡汉改魏称帝,一日还是大汉之臣,他就得按祖制规矩办事。 察举制历经高祖刘邦、文武二帝等多位先帝所设立,又岂是曹操一句话就能废除的? 废除察举制,相当于挑衅全天下世家大族的权威,相当于刨他们的祖坟,相当于掘他们的根,他们岂能善罢甘休? 第(3/3)页